auto; -webkit-text-stroke-width: 0px">BS 1554-1990(英國)
P-Г 0CT18143-72(前蘇聯)
NF A35-577-90(法國)
UNI 6901-71(意大利)
KS D3703-1992(韓國)
SS 142332(1991) (瑞典)
NS 14480(84) (挪威)
IS 6528-72(印度)
CSA G110.3(加拿大)
EN 151(1986) (歐盟)
ISO 6931-1-1994(國際標準化)
4、我國現行標準簡介
4.1 GB/T1220-92不銹鋼棒
這是一個基礎標準,不銹鋼絲的化學成分全部執行該標準。其中:奧氏體(A)33個鋼號 鐵素體(F)7個鋼號 馬氏體(M)18個鋼號 雙相鋼(A+F)3個鋼號
奧氏體鋼:是無磁組織結構,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。耐腐蝕性能優于430和其它馬氏體鋼,耐熱性能較好。缺點:價格貴,熱變形困難,晶間腐蝕和應力腐蝕性能稍差。
奧氏體鋼大部分都是由Cr-Ni組成,如304、316、1Cr18Ni9Ti。
18-8型鋼 當Ni<8%時出現鐵素體,鎳低到一定含量時就變成A+F雙相鋼。鐵素體是帶磁性的,100%奧氏體是無磁的。1Cr18Ni9Ti中鎳含量為8%時,鐵素體含量為5%-15%。為降低鋼的磁性304M中鎳含量9%-10%。鐵素體含量降到2%-3%。
鐵素體鋼:430(0Cr17)是典型的鐵素體鋼。耐熱性能較好,價格便宜,冷加工(冷頂鍛用)性能較好。在高溫下晶粒粗化不可逆轉,熱處理工藝不當,鋼的冷加工性能變壞。
馬氏體鋼:可淬、回火硬化,強度提高,耐磨。但耐蝕性能較差。
標準對每個鋼號的力學性能都提供一些數據,使用時可依據這些數據選擇鋼號。
標準演變過程:YB1059→GB1220-75→GB1220-84→GB/T1220-92
4.2 GB/T1221-92耐熱鋼棒
& 上一頁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下一頁 |